网站导航   4000-006-150  
小站教育
学生选择在小站备考:30天 523153名,今日申请736人    备考咨询 >>

申请难度越来越大 如何应对美国名校申请的高门槛

2017年08月15日16:25 来源:小站整理
参与(0) 阅读(3000)
摘要:2018年留美申请季已经到来,但是根据美国的《门户开放》报告发现,最近数年的赴美留学申请人数呈现平均为30%的明显增长趋势。而相比于赴美人数的激增,美国给予中国的名额增幅却很小,特别是申请人数比较集中的美国中等以上学校。

由于优秀美国院校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招生也是有限的;少的可能在大陆只招几个人,多的也就二三十人的规模。所以说,申请留学美国的确是越来越难了。随着申请学生的增多,高校为了筛选人,只能提高录取标准。导致申请资料花样越来越多,高校审查的方式也变得五花八门。先从硬性标准来讲,最大的变化就是美国高校越来越接受用雅思成绩申请。而针对不同院校该用何种语言成绩申请,要综合考虑两方面因素:

申请难度越来越大 如何应对美国名校申请的高门槛图1


第一种是院校在Admission info里已经明确注明了偏爱哪种语言成绩,这种情况下肯定是根据院校要求使用相应语言成绩申请更占优势。

第二类院校没有固定的偏好,但从高校的托福雅思分数要求对比上来看,有些院校雅思分数要求低,用雅思申请会更容易,有些托福分数要求低,用托福申请更有利。

所以申请的时候不要跟着惯性和周围同学的选择,而是认真阅读院校的招生细则,比较托福和雅思哪一项更容易达到要求。在雅思和托福要求差不多的情况下,也应该分析哪一种考试更加适合你。

其次是软性标准,也就是考生软实力的考察。例如今年高校在审查申请人资料的时候,会偷偷看你的Facebook等社交软件,看你的生活是否和你的材料所描述的一样。中国学生因为防火墙的问题,所以Facebook倒不会完全暴露了我们,但是这也发出了一个信号:高校正在从不同维度验证你的材料,了解申请者,说谎、夸大等行为越来越难有生存空间。

美国院校非常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,被提前录取的学生有一些共性,他们的课外活动都很丰富,有着出色的综合素质和能力。

课外活动不一定要‘高大上’,但一定要有意思,给人深刻印象。比如有些学生做某个实践活动,不是功利地做,而是要有持续性,长时间持久地参与活动,并能在活动中体现领导能力。再比如走学术型路子的同学,对某个具有挑战性的项目做研究,要有自己的思考。

名校看重的,其实是在课外活动、社会实践中学生展现出来的综合能力。

另外,有些商学院已经采取了自建申请系统,然后在系统内部提问,里面的问题和高校息息相关,具有高校的特色。用一张PS解决所有目标校的申请的取巧办法的施展空间越来越小。几乎是申请一个学校,就需要重新写一篇针对性的PS,对于写作能力弱的中国学生又是新的负担。

最后环节就是面试,面试是非常重要的一关,一些理工类、文学类的专业也许没有面试这个环节,但是中国学生大热门的商学几乎是绕不开面试。通过面试,高校希望了解你的精神面貌,谈吐,申请材料的属实度和与该学校是否匹配。而面试最大的问题就是要在短时间内用英语表达自己。招生官会考察学生的学术能力、社会生存技能和心态,比如会在skype上进行视频面试,“有些孩子是考试型的,成绩很不错,但在口头表达、活动能力上有欠缺,在面试时不能很好地表现自己”。

考官是带着挖掘你材料中为展现的一面的心态而来的,他希望面试者能有独特的吸引人的风采。同时,和面试官交流的过程中,你能通过他了解到这所大学更加细致的情况。

自主学习的能力、创新、交流能力、自信都是美国名校看重的要素。很多被美国名校录取的学生,他们的主动性都很强,也擅长解决问题,而这些能力是很多中国学生欠缺的。

(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如有任何问题,请联系小站进行修改或删除。)

分享更多优质内容
特别申明:本文内容来源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contactus@zhan.com,我们将及时处理。

留学申请优质文书

免费领取
看完仍有疑问?想要更详细的答案?
备考问题一键咨询提分方案
获取专业解答

相关文章

【金融专业】美国大学TOP100金融硕士录取要求一览表 耶鲁大学到底接不接受旧SAT成绩? 附新版SAT备考指南 【美国留学】这7种奖学金不需要GPA 【美国硕士申请】2016美国研究生成绩要求大汇总 【美国大学排名】2016CollegeFactual美国大... 【日本大学申请】最全日本公立大学TOP5申请条件解析 【英国硕士申请】2016G5名校最新申请细则 美国硕士申请的8大注意事项分享
版权申明| 隐私保护| 意见反馈| 联系我们| 关于我们| 网站地图| 最新资讯
© 2011-2024 ZHA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沪ICP备13042692号-23 举报电话:4000-006-150
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2658号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沪B2-2018068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