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导航   4000-006-150  
小站教育
学生选择在小站备考:30天 524525名,今日申请2108人    备考咨询 >>

中国30万留学生在美留学 商科专业仍最热门

2016年01月04日11:45 来源:小站整理
参与(2) 阅读(3308)
摘要:美国“开放门户报告”公布了2014/15学年美国高等教育院校招收国际学生的情况,数据显示,攻读本科学位的中国学生人数首次超过了攻读研究生学位的人数。报告还称,中国仍是美国学生出国学习的最热门亚洲目的地。

美国“开放门户报告”公布了2014/15学年美国高等教育院校招收国际学生的情况,美国高等教育院校招收的中国学生人数从274439人增加到了304040人,与2013/14学年相比增长10.8%,连续六年在美国国际学生中保持第一位。

中国30万留学生在美留学 商科专业仍最热门图1

本科生首超研究生

数据显示,攻读本科学位的中国学生人数首次超过了攻读研究生学位的人数。2014/15学年,共有124552名中国本科生,较前一年增长12.7%。中国本科生的数量比排名其后的所有六个国家的总和还多。在美国的中国研究生人数为120331,较前一年增长了4%。来自中国的非学位学生和选择性实习培训(OPT)学生也分别增长了8.7%和29.1%。

教育专家认为,中国家庭的收入提高是家长选择送孩子出国读高中、读大学的直接因素。在这批中国本科留学生中,有一部分人是在国外读中学或是在国内读国际高中。相较于国内同届高中生,他们有更优秀的语言成绩以及更加熟悉国外的教学模式,所以申请美国学校竞争优势明显,成功率也会高一些。

报告显示,国际学生依然愿意选排名高、位置好的学校。纽约大学超过南加大,连续两年成为招收国际学生最多的大学。位置好的哥伦比亚大学、南加大、纽约大学、东北大学、波士顿大学等学校的工科商科都不错,成为留学生的首选。金吉列留学专家表示,美国名校随着申请人数的增加,学校要求也水涨船高。所以申请名校要综合考虑自己的背景、专业等因素,打造属于自己的“核心竞争力”。

商科依然最热门

报告显示,在美就读的国际学生在选择就读专业上,商科依旧是最为热门的专业,但增长率已不高,只有4.8%;其次是工程类专业,数学和计算机类专业,增长率分别达到15.6% 和23.5%;第四位是社会学科,增长率为4.9%;第五位是物理及生命科学,增长率为4.8%;排在第六位的艺术类学科增长率达到了10.9%。

与以往商科申请持续升温相比,2014/15学年选择赴美读工程类、数学和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成为增幅最大的类别。另外,也有越来越多艺术类学科的学生选择去美国深造。

报告还称,中国仍是美国学生出国学习的最热门亚洲目的地。

中国30万留学生在美留学 商科专业仍最热门图2

选校建议:不攀比不扎堆

一、选择学校不攀比,对名校保持理性态度。学生挑选学校时,大学的综合排名仅是最基本的参考数据,在真正选校、定校阶段,学生还需重点考虑自身的硬件、软件条件以及大学专业排名情况。因此,学生在选校时,应牢记一点,即所选的学校可以不是最好的,但必须是最适合自己的。

二、选择专业不盲目,不要一味扎堆申请热门专业。学生在选择专业时,除了需要考虑自己期望就读的专业的录取条件和学校外,还应综合考量该校及该专业的申请和录取情况。针对那些申请人数远远高于专业录取人数的学校,建议大家不要过于盲目,由此引发的申请失败案例数不胜数。正确认识专业冷热和职业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,用长远的眼光选择专业。

三、本科生不必太注重学校的地理位置。中国学生普遍喜欢选择加州、纽约州、德克萨斯州等地区,因为这些地区工业、科技、经济、文化都较为发达,更利于学生的实习和就业。留学专家建议,本科学生不必太注重学校的地理位置,首先应关注专业和学校水平。而对于研究生来说,为了得到更多的实习机会,解决就业问题,应该合理考虑学校的地理位置。

特别申明:本文内容来源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contactus@zhan.com,我们将及时处理。

留学申请优质文书

免费领取
看完仍有疑问?想要更详细的答案?
备考问题一键咨询提分方案
获取专业解答

相关文章

【美国研究生申请】2017美研究生留学申请时间规划一览 【英国留学】盘点国内学生申请次数最多的10所英国大学 美国大学申请步步为营 7大妙招搞定EAED的Defer 【美国留学】SAT拼分和美国TOP70大学送分政策汇总 2015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语言成绩要求 2016卧龙岗大学留学费用和奖学金政策详解 2016英国留学政策6大变化详解 【英国留学】英国留学政策福利盘点 戳进来瞧瞧
版权申明| 隐私保护| 意见反馈| 联系我们| 关于我们| 网站地图| 最新资讯
© 2011-2024 ZHA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沪ICP备13042692号-23 举报电话:4000-006-150
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2658号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沪B2-2018068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