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导航   4000-006-150  
小站教育
学生选择在小站备考:30天 525114名,今日申请2697人    备考咨询 >>

他们拿走70%的诺贝尔奖 却故意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?

2016年01月07日15:54 来源:小站整理作者:小站留学编辑
参与(4) 阅读(7346)
摘要:犹太人拿走了将近百分之二十的诺贝尔奖,而德国人拿走了将近一半的诺贝尔奖。但是两个民族在教育孩子方面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——拒绝孩子过早的加收正统教育。故意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。这究竟是为什么呢?又有什么奥妙之处呢?

据不完全统计,诺贝尔奖至今已颁给800多人,其中至少有20%是犹太人,要知道全世界的犹太人才占全球人口0.2%多一些,但是却在科研和国际信用领域拔得头筹。但是这个数字更叫人惊讶——德国人拿了近一半的诺贝尔奖。这两个种族的人们加在一起将近拿走了70%的奖项。秘密是什么?

但是有不得不说的是,这些民族却故意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,这究竟又是为什么呢?

德国篇

他们拿走70%的诺贝尔奖 却故意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?图1
vertical-align:top;text-align:center;background-color:#48C0A3;border-color:#48C0A3;">
1
不急不躁:在等待中孕育力量

德国幼儿园没有年级,所有年龄的都混在一起;

德国小学校都是半日制的,下午没有课,只有课外活动;

英语3年级才开始学习;

小学4年级毕业,根据老师推荐升学,学习技工,中专或者上以后能上大学的文理中学;

上大学的比例还没中国高……

然而,为什么8200万的德国人分享了世界上一半的诺贝尔奖?

原因有很多,其中之一就在于:

不要过早过度开发儿童智力,

让孩子“输在起跑线上”。

他们拿走70%的诺贝尔奖 却故意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?图2
2
师法自然:宪法禁止学前的知识灌输

通过国家介入,禁止对孩子过早开发智力,避免将孩子大脑变成硬盘,留给孩子大脑更多的想象空间。

孩子在小学前“唯一任务”就是快乐成长。

原以为在德国只有幼儿园的孩子不允许学习专业知识,后来才发现上小学的孩子也不能学习额外的课程,即使这个孩子的智商超过同龄人。

来自科隆的桑德拉写到:今年我儿子7岁,我向学校老师提出,能否额外教他一些东西,因为他5-6岁的时候就自己在家学会了基本的阅读、书写和简单的数学计算。

老师表示反对并说:您应该让您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保持同步。

如果说在上学前对孩子非要进行“教育”的话,那“教育”的重点只有三个方面:

a.基本的社会常识,比如不允许暴力、不大声说话等。

b.孩子的动手能力。在幼儿园期间孩子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手工制作,让他们从小就主动做具体的事情。

c.保护孩子情感胚胎,培养情商,培养领导力。原以为只有德国才有如此奇怪的规定。其实,欧洲有关国家对待小孩子的做法基本上大同小异。

3
静态花开:保护孩子的想象力

与欧洲相反,中国的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已经把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基本上都学完了。

人们或许担心,欧洲的孩子在起跑线上已经输给了中国的孩子。

其实,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。

欧洲人普遍认为,孩子有自身的成长规律,他们在相应的阶段要做相应的事情。

表面上看,中国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很扎实,但他们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已经被破坏掉,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动接受知识而疏于主动思考的习惯。

4
残酷教育:让孩子从小就去“打拼”

德国人认为,孩子长大了早晚要退出父母自闯一片天地,与其让他们面对措折惶恐无助,不如从小摔摔打打,“撞”出面对人生的勇气和本事。因此,“残酷教育”在德国的幼儿教育中成为流行驱势。某学者为了深入了解现在德国流行的“残酷教育”,走进了幼稚园。

幼儿园是一座两层小楼。室外有大片的活动场地,草地、沙地、石头地……却没有看到国内常见的塑胶地。孩子们在户外活动时胆子很大,登梯爬高一点都不含糊。老师们则站在远处观察,不怎么干涉。

我发现虽然天气寒冷,但是在室外玩耍的孩子却看不到穿棉衣或防寒服,顶多穿一件绒衣,也有只穿半截袖上衣、短裤或短裙。看着我大惊小怪的模样,老师解释说:“幼儿应该比大人少穿点衣服。他们精力旺盛几乎可以用来发电。活动量大容易出汗,穿多了反而容易感冒。臃肿的服装还会影响他们的活泛性。”

5
从不包办:给孩子独立探究的机会

老师说:“德国人从来不喂孩子吃饭,如果孩子饿了,自己会主动吃的。格碧妮现在不会自己吃,下次就会了。”

博士说:“孩子不会做的事,老师只在必要时给以言语或者行为上的鼓励和暗示,大人不要强迫他们做什么,也不包揽,因为那样可能会抑制孩子独立行为的发展。帮他完成某些事,日后他就只会做那些别人做过的事,而缺乏创造性。”

6
家庭成员:大人肯向孩子认错

某博士认为,家长必须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,给予孩子尽量多的爱而不是宠溺,尊重孩子的自尊心。

因此,家长要常把“对不起”、“请原谅”和“谢谢”之类的词挂在嘴边。

由于得到父母的爱护和尊重,德国的小孩从小就参与家庭的各种活动,并提出自己的意见,比如购买什么样的家用电器、汽车,如何布置房间、处理家务等,孩子都可以以小主人的身份父母一起商讨,父母愿意倾听孩子的意见,充分肯定孩子正确的想法和行为。

7
人权保障:法律严禁父母唠叨

在德国,爱护儿童、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已被行入法律条款。

一方面,法律规定孩子要帮助父母洗碗、扫地和买东西,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。

另一方面,严禁父母“唠叨、打骂或不爱子女”,如果孩子认为自己得不到父母的尊重或受到冷落,可以向法院控告自己的双亲。

此外,法律还详细解释了儿童享有的各项权利。

8
尊重生命:把孩子看成一粒种子

德国人抱孩子方法奇特:孩子跨坐在爸爸的一只胳膊上,红扑扑的小脸朝外,后背贴着爸爸的胸口,小胳膊小腿向外伸着,样子好像浮在水面上的小青蛙。在瑟瑟的寒风中,“狠心”的家长不给小孩过多的遮盖,还不慌不忙地走出幼儿园。

博士说:“德国人把孩子看成一粒种子,他们需要自然的生长环境,不可过于控制,给孩子留下尽量多的自由发展空间。比如,抱孩子时孩子的脸朝外,眼睛和大人的视野基本一样,小手小腿可以自由地活动,全身能充分地与阳光和空气接触,这样有利于他们适应自然环境,茁壮成长。”


特别申明:本文来自于小站教育【生活在欧洲】专栏,转载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注本文出处,并附上此申明,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。

留学申请优质文书

免费领取
看完仍有疑问?想要更详细的答案?
备考问题一键咨询提分方案
获取专业解答

相关文章

斯坦福监狱实验 服从到底能有多可怕 2015搞笑诺贝尔奖在哈佛大学桑德斯剧场举行 位于英国社交之城的优秀大学 爱丁堡大学专业推荐 盘点近年来获搞笑诺贝尔奖的研究 简直不可思议 科研硕果累累 伦斯勒理工学院轶事一览 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热门课程一览 和诺贝尔奖获得者做校友不是梦?扒一扒2015的诺贝尔奖获得... 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校园生活导航
版权申明| 隐私保护| 意见反馈| 联系我们| 关于我们| 网站地图| 最新资讯
© 2011-2024 ZHA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沪ICP备13042692号-23 举报电话:4000-006-150
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2658号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沪B2-20180682